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某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下图所示,则该图象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某同学取来一个“黑箱”,准备探测内部结构:
如图,该“黑箱”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学元件,每两个接线柱之间只可能连接一个元件,且已知电学元件的种类只可能是电阻、二极管或电池。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种类及连接方式,某位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
第一步:用电压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指针均不发生偏转;
第二步: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对任意两个接线柱正、反向测量,将每次红、黑表笔的位置和测得的阻值都填入了下表:
红表笔接 |
A |
A |
B |
B |
C |
C |
黑表笔接 |
B |
C |
A |
C |
A |
B |
测得的阻值(Ώ) |
100 |
10k |
100 |
10.1k |
90 |
190 |
①若在某次测量时,档位及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此时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____Ώ
②第一步测量结果表明盒内___________。
③请在下图的接线柱间,用电路符号画出黑箱内的元件及连接情况
(13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
(1)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有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到了如下一组实验数据,并在图示坐标中已画出图线.
①从图中可以发现实验操作中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线中求出系统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E(约3 V)和内电阻r”的实验时,部分器材参数如下:电压表(量程3 V),电流表(量程0.6 A),定值电阻R0(阻值为3 Ω),滑动变阻器R(阻值约30 Ω).
⑴小红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在电路连接正确的情况下,当她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没有示数,反复检查后发现电路连接完好,估计是某一元件断路,因此她拿来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她的操作如下:
a.断开电源开关S;
b.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 Ω档,调零后,红黑表笔分别接R两端,读数为30 Ω
c.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00 Ω档,调零后,将红黑表笔分别接电压表两端,发现指针读数如图所示,则所测阻值为________ Ω,然后又将两表笔接电流表两端,发现指针位置几乎不变.由以上操作可判断发生断路故障的元件是_______ (填元件名称)
(2)请根据电路图把实物图没完成的连线连接好.
(3)在更换规格相同的元件后,她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了6组对应的数据并在图象上描点如图所示,请在下图中继续完成图象;并根据图象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 V,电池内阻r=________ Ω(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4)用此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测出的电动势E与真实值相比偏(选填“大”或“小”);
⑴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流时,红表笔和黑表笔相比,表笔电势高。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红表笔和黑表笔相比,表笔电势高。
⑵用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6KΩ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大概是50Ω左右的电阻。在用红表笔、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之前, 以下哪些操作步骤是必须的,请选择其中有用的,按操作步骤顺序写出:。
A.调节调零旋钮使表针指着欧姆零点 |
B.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KΩ”位置 |
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Ω”位置 |
D.调节表盘下中间部位的调零螺丝,是表针指零 |
E.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