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
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宗教改革中下列言论最有可能被提到的是()
A.“信徒皆为祭司” | B.“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社会思潮的变化 |
C.社会上层的倡导 | D.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中西方文化有很多相近之处,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中国的“知书达理”一词最为接近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认识你自己” |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
A.普罗泰格拉 | B.苏格拉底 | C.梭伦 | D.彼特拉克 |
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 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 | B.主张民主 |
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 D.维护君主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