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西方文化有很多相近之处,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中国的“知书达理”一词最为接近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认识你自己”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苏格拉底 文艺复兴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思想与方案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回答14、15题。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反抗外来侵略 D.救亡图存

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期问,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积极意义在于

A.用科学理论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 B.敲响民族危亡警钟,号召救亡刚存
C.用生物进化规律来解释社会发展 D.宣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回答12、13题。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①韩非子②孟子③黄宗羲④李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回答第22、23题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国政府一方面实施改革防止经济下滑,一方面从国际社会得到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贷款来自于下列国际组织中的

A B C D
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②两极格局下的长期对抗
③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④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回答第20、21题。

图10所示的是毛泽东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发表的文章,书中论述的主要思想是

A.“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马克思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可以作为上述观点的证据是
①正义者同盟建立②十月革命的胜利
③苏俄新经济政策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法制化、民主化始终是人类实现政治文明的不懈追求。回答第18、19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④具有防止专制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确立人大、政协两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推行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