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从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来分析,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会患的遗传病是 ,该类遗传病可通过对患者的 进行检查而确诊。
(2)“眼耳肾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其遗传有明显的选择性,即:母亲患病,子女都可能患病,而父亲患病则只有女儿患病。据此可以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为 ,人群中男女患病的情况是 。
(3)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回答闷题。
①根据 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
②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2分)。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 (2 分)。
图1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中间两个呈肾形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它可调节气孔的开闭.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内部温度为15℃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请回答: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 。
(2)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个细胞贴近部分的细胞壁较厚,伸缩性较小,外侧部分较薄。图1所示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这时气孔 .此时,主要影响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反应。叶肉细胞内C3、C5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2分析,在1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小时内由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约为 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__________。
(4)其他条件不变,若以C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请在下图中画出该植物在密闭容器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1)甲、乙、丙都是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三种细胞器,其中甲、乙与核模无直接联系,三者的成分分析如下表,请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细胞器 |
蛋白质(%) |
脂质(%) |
核酸(%) |
甲 |
67 |
28 |
微量 |
乙 |
59 |
40 |
0 |
丙 |
50 |
0 |
50 |
①选择表格中的甲、乙、丙填写下列两空: 是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 能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
②在表格的三种细胞器中,除上述两种细胞器外,另一种细胞器的名称是 。
(2)图1表示的核酸的化学名称是 ,它与 试剂作用显绿色,图中⑥⑦和 (填图中序号)构成它的基本单位。
(3)有人在研究物质出入细胞的速率和各种条件的关系.如果是K+出入红细胞,请在图2坐标中绘制出K+出入红细胞的速率随温度和O2浓度的变化趋势 。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 1 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2 是种群乙 10 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 λ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同化能量 |
1.1×108 |
2×107 |
1.4×109 |
9×107 |
3.4×106 |
(1)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______营养级,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会/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 中 (数字)=2×107,C 表示 。
(4)图2 中 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等功能。
(6)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后,其恢复力稳定性将 。
Ⅰ.下图是生长素与其作用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点和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 。
(2)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y的范围为 。
(3)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 。
(4)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则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时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处于 状态下。
Ⅱ.下图示用胚芽鞘所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甲、图乙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后,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 。图乙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 。
(2)如果将A用阿米妥(一种呼吸抑制剂)处理后,甲和乙实验现象相同,推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
下面甲图为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E代表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
(2)甲图中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有氧呼吸的场所是_________,产物H2O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CO2中的氧来自于____________.
(3)甲图中C、D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对应于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4)A阶段与E物质产生阶段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如果CO2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对值分别为8、3,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无氧呼吸的__________。
(5)叶绿体中产生的氧气进入到相邻细胞中被利用的过程中,氧气分子通过的生物膜共有_________层,通过这些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6)交警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时,所用的仪器中装有__________,颜色反应为________色就认定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