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图乙
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甲可知,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 阶段。
(2)乙图中用 的量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图中c点表示
(3)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为 mg/h。理论上预计,在温度为 条件下,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已知乙图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而成的曲线,理论上分析,如果温度改变为45℃,图中b点将向 移。
(4)乙图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0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
(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
(5)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l0kg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________ kg。
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 。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处理方式上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 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
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 。
(3)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
(4)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
是 。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 。
(5)制作过程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 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制作果醋时也可直接在果酒中添加优质醋酸杆菌菌种,处于 期的细菌最适宜作为生产菌种。
下图是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当腺苷酸和鸟苷酸都积累过量时,就会抑制酶②的活性。请据图分析回答:
(1)腺苷酸、鸟苷酸属于谷氨酸棒状杆菌的 代谢产物。
(2)以上代谢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 ,这种调节作用叫做 。
(3)肌苷酸是重要的鲜味剂。生产中为了增加肌苷酸的产量,控制其代谢的措施是 .
(4)有科学家通过诱变获得了不能合成酶④的谷氨酸棒状杆菌突变株,培养该突变菌株时,基本培养基中必须加入少量的 ,以保证突变菌种的正常生活。
下图甲是大肠杆菌在复合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复合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乳糖。图乙表示大肠杆菌内产生G物质的代谢过程。
(1)图甲中a~d所指的生长期的正确名称依次是 。
(2)图甲曲线的变化可体现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之一是,其相应酶的产生是在(填字母)时期。图乙体现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之一是,这种代谢调节的意义是。
(3)微生物的培养中,常以(填字母)时期的微生物为菌种。如果要缩短a时期,其方法有:①。②。
(4)如果G物质是大肠杆菌代谢必需的,现要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C物质,则通过诱变育种,筛选出缺陷型的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同时培养中需限量提供物质,原因是①;②。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第一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自2004年11月开始执行。卫生部发布该原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医师合理规范地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抗菌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如长期或过量使用抗菌药,可能导致病菌增强。在此过程中.抗生素起作用,其实质是。
(2)现已从临床上获得某疾病的致病菌株(已知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抗生素单独与联合使用对该致病菌株的影响”,制定了实验方案(供选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其他实验用具根据需要选择)。
①你认为该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的内容有:。(至少写出三项)
②简述该研究的主要意义:。
③请进一步完成该实验的相关步骤:
第一步:配制细菌培养基四只编号为A、B、C、D,并利用高压蒸气灭菌。
第二步:。
第三步:。
④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至少写出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