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氧元素的得失 | B.化合价的升降 |
C.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 D.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
根据表中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元素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nm |
0.037 |
0.074 |
0.082 |
0.099 |
0.102 |
0.143 |
0.152 |
0.186 |
最高化合价或 最低化合价 |
+1 |
-2 |
+3 |
-1 |
-2 |
+3 |
+1 |
+1 |
A.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元素⑤对应的离子半径大于元素⑦对应的离子半径
D.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
下列关系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恰好使![]() |
B.常温下,0.1 mol·L-1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c(H2S) |
C.常温下,将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当溶液的pH从3.0升到4.0时,溶液中![]() |
D.常温下,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A-)>c(OH-)=c(H+)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17.6 g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4NA个
②常温下,21gC3H6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1.5NA
③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2.24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④2g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A
⑤常温下,1.0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
⑥将100mL0.1mol/L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
A.①②④ | B.①③⑥ | C.④⑤⑥ | D.①⑥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B.CaCl2、MgCl2晶体都容易潮解,它们潮解的实质是晶体表面吸水形成溶液 |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推断冶炼金属时可能的方法 |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 |
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NH4+、Al3+、Ba2+、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A.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 |
B.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 |
C.溶液中一定含有H+、Al3+、NH4+、Fe2+、SO42-、Cl- |
D.若溶液X为100 mL,产生的气体A为112 mL(标况),则X中c(Fe2+)="0.05"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