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
|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
(1869年4—5月,诸藩均上表“奉还版籍”)7月25日,天皇批准各藩之“奉还”,却不再授封,而任命各藩主为“藩知事”(共274人),使之成为地方官。以上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 B.控制了地方政权 |
| C.废除了分封制 | D.取消了幕府封建领地 |
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占优势的省份总计19个,工役制度(1861年改革后,农民因缺少土地而被迫租种地主土地,实行工役地租)中占优势的省份总计17个,两种混合制度占优势的省份总计7个。这说明()
①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②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③改革后的农村经济是农奴工役制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复杂形式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经济作物长绒棉至今仍然是埃及农业的骄傲。起初长绒棉种植在埃及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B.埃及海外殖民地的需求 |
| C.埃及优越的气候环境 | D.阿里的重视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评价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阿里改革措施中的“训练阵法”与下列哪国最相似()
| A.英国 | B.法国 | C.俄国 | D.美国 |
“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人们迈进了理性时代。”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蕴涵的共同文化精神是()
| A.伦理道德 | B.人文主义 | C.理性主义 | D.民主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