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
1882年,上海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至”。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
列宁说“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这里的“他”是()
A.维克多·雨果 | B.巴尔扎克 |
C.列夫·托尔斯泰 | D.高尔基 |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说 | B.天赋人权 | C.社会契约论 | D.法律平等 |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在“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有()
①德国启蒙思想家掀起了欧洲启蒙运动高潮
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④德国文学家创作了大量反思“理性王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