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3为人体某些生命活动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请写出两种作用于垂体的激素①的名称:                               
(2)激素⑤⑥⑧⑨中可以被蛋白酶或肽酶分解的是                             
(3)寒冷刺激时,皮肤中的___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并通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使激素⑥的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使机体__________量增加,抵御寒冷。当血液中的激素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相关激素,使激素⑥的分泌减少。
(4)激素⑨主要通过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___________、贮存和利用葡萄糖,从而有效降低血糖。
(5)研究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机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生长激素也具有类似的作用,请例举图中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作用关系类似的一对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标号及所代表的激素名称)。
(6)下列关于激素共同特征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激素只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表现激素作用的特异性;②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进入体液,以体液为基本媒介进行传播;③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④激素是体内高效能的生物催化物质;⑤激素发挥作用一定离不开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7)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免疫调节。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其中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图乙表示该动物(2n=4,基因型AaBb)某一器官内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从细胞分裂方式看,图甲可以表示 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 对应的时期(填字母代号)。
(2)图甲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3)图乙所示的细胞分裂图像,一般是对该实验材料进行_________ _____后,制片观察绘制的。
(4)图乙中 细胞处于图甲中的d段,Ⅱ细胞中的①和②组成一个
①和④是一对
(5)若图Ⅲ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最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豆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植株呈黄色。深绿色和浅绿色植株的繁殖和生存能力相同,而黄色植株会在幼苗阶段死亡。

(1)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的细胞中含有两个A基因,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AA的植株,正常光照下茎叶为绿色,而在遮光条件下茎叶为黄白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深绿色植株给浅绿色植株授粉,其后代成熟植株中,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深绿色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批浅绿色植株(P),经相互授粉随机交配得到F1,成熟的F1植株经相互授粉随机交配得到F以相同的方法得到Fn
①F2成熟的植株中,浅绿色植株所占的
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②在如图坐标中画出成熟植株中a的基因频率
随繁殖代数变化的曲线。

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叶色
平均叶面积(cm2
气孔密度(个·mm-2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浅绿
13.6(100%)
826(100%)
4.33(100%)

绿
20.3(149%)
768(93%)
4.17(96%)

深绿
28.4(209%)
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考)
(1)CO2 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 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 ,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测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 ,最后发生改变的是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

(1) 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_ _(填数字和文字),由于蛋白质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细胞识别与图甲中的化学成分 (填数字)有关。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的膜转运蛋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3)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 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__ ,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4)下图表示三种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

图中图1、图3这两种生物膜的名称分别是
图中的蛋白质复合体都具有 的功能。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但在
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
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应用限制酶______切割质粒,用限制酶______切割目的基因。用
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原则进行连接。人的基因
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过程③中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以增大_______的通透性,使含有
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容易进入受体细胞。

(4)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得到如图a所示的结果(圆点表示菌
落),该结果说明能够生长的大肠杆菌中已导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则没有导入;再将
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a上,使绒布表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得
到如图b所示的结果(圆圈表示与图a中培养基上对照无菌落的位置)。与图b圆圈相对应的图a
中的菌落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大肠杆菌中导入了________________。
(5)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体内成功表达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中后表达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