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3个种群(A1、A2、A3),B包含两个种群(B1、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
A.10条 | B.15条 |
C.20条 | D.25条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结果显示:色素含量最少的是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
B.斐林试剂使用时要先把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1g/mL的CuSO4溶液)混合均匀 |
C.检测CO2产生的多少可以使用重铬酸钾,看产生灰绿色的时间长短 |
D.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
在某恒定的温度条件下,测得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O2(%)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21.0 |
CO2释放量[mg/(100 g·d)] |
20.0 |
8.0 |
6.0 |
9.0 |
13.0 |
16.0 |
18.0 |
18.0 |
A.该温度下,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时比只进行有氧呼吸时释放的CO2多
B.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
C.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
D.随着氧气浓度的逐渐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
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消耗氧气生成水的过程 |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分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 |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 |
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
下图为人体内部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指出图中产生ATP的途径及一处错误( )
A.①②③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 B.①③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
C.①②④、人体内无③过程 | D.①④、人体内无②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