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事例说明了其子和邻人之父的看法是
①唯物主义的态度 ②唯心主义的态度
③客观的看待事物 ④以主观想象替代客观事实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荀子在《王制》中讲道:“草木繁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该观点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利用有利条件,改造自然和规律 | B.要遵循自然规律,有效保护自然 |
| 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 | D.要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自然资源 |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下列句子与诗中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③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④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月亮是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日常审美,是中国传统文人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下列带“月”的诗句中蕴含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这一哲理的是:
| A.残月色不改,高贤德常新 |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D.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当人类砍倒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的哲学启示是:
| A.自然界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着的 | B.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自然规律 |
| C.人类应全面看待自身活动的影响 | D.广大人民群众是人类文明创造者 |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结出理论硕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