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者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大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阐述了这种看法;但是这种从表面上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实际是错误的。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用简单明了的科学推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内容包含的矛盾。他在1638年写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指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头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下落的速度为4,当我们把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整体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但是两块石头拴在一起,加起来比大石头还要重,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整个系统的下落速度应该大于8.这样就使得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伽利略由此推断重的物体不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根据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假设用两块同样重的石头为研究对象,你又如何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呢?(回答应简明)
用重力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又如何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呢?
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V.求:
(1)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
(2)当电阻箱R读数为多少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大值Pm为多少?
在匀强电场中,将一电荷量为2×10-5C的负电荷由M点移到N点,其电势能增加了10-3J,已知M、N间的距离为2cm,两点连线与电场线(方向未知)成600角,如图所示。
(1)在图上标出电场线的方向
(2)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等于多少?设M点电势为0,则N点电势φN等于多少?
(3)该匀强电场的场强为多大?
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Oxy平面的ABCD区域内,存在两个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I和II,两电场的边界均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两个匀强电场相距为L。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确定电子离开ABCD区域时的位置坐标。
(2)若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求电子由静止释放到离开ABCD区域所经历的时间。
如图所示,一个绝缘光滑圆环竖直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圆环半径大小为R=1.0m,电场强度大小为E=6.0×106v/m,现将一小物块由与圆心O等高的位置A点静止释放,已知小物块质量为m=1.6kg,电荷量为q=+2.0×10-6C,释放后滑块将沿着圆环滑动。小物块可视为质点,g取10m/s2。求:
(1)当物块滑到圆环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若在圆环最低点B点给小物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那么物块能否紧贴圆环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写出详细分析、判定过程)(已知:
;
)
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动机提升重物的示意图,其中D是直流电动机。p是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将重物用细绳拴在电动机的轴上。闭合开关s,重物p以速度v匀速上升,这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I=5.0A和U=110V,重物p上升的速度v=0.50m/s。已知电动机损失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动机线圈的电热,重物的质量m=30kg。(g取10m/s2)求:
(1)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P电;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出;
(3)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