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为90° |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
实验时,打点计时器应接低压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每隔 s打一次点.如图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cm、x2=7.5cm、x3=13.5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 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 m/s,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作用效果是指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 |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
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同一长度 |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若由于F1的误差使F1与F2的合力F方向略向左偏,如图,但F大于等于F′,引起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 ,F1的方向使它与F2的夹角比真实值偏 .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运动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从某点开始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依次打点先后编为A、B、C、D如图所示,测出AB=1.2cm,AC=3.6cm,AD=7.2cm,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小车在A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小车的加速度为 .(电源频率为40Hz)
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纸带上共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都是 (填“直流电”或“交流电”),它们是每隔 s打一个点.
(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m/s2(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