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实验“观察水波的干涉现象”中,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实验器材要选择发波水槽、电动机、电源、电流表等. |
B.电动机要选择变频电动机. |
C.实验中要调节两小球击水深度和频率. |
D.实验中要注意观察两列波叠加区域水面的波形. |
改变实验条件,使两个小球以不同 击水,观察不同____的两列波叠加时,水面的波形.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60mA的电流表,导线若干。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Ω档,调好零点。完成下列填空:
(1)仪器连线如图1所示(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a为____(填“红”“黑”)色
(2)若图1中多用电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2(a),(b)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____Ω。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mA;
(3)计算得到的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某欧姆表头是量程为100μA的电流表,表盘上标示的电阻值是按照电池电动势E=1.5V而计算得出的,则a电池的电动势刚好是1.5V时,欧姆表的内阻_________kΩ;b表盘上30μA刻度线对应的电阻刻度值是________kΩ;
(5)当电池的电动势降低到1.4V时,用这个欧姆表测得某电阻为22.5kΩ,这个电阻真实值______kΩ
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器材有:
A、电压表V:0~3~15V
B、电流表A:0~0.6~3A
C、滑动变阻器:(总阻值20Ω)
C、滑动变阻器:(总阻值100Ω)
(1)滑动变阻器选用______;(填或者
)
(2)已知电流表内阻与电源内阻相差不大,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将实物图中的电压表用笔画线连入电路;
(3)在U-I图中已画出七组实验数据所应用的坐标点,请根据这些点做出U-I图线(如图)并由图线求出:E=__________V,r___________Ω;
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一个量程为30mA的电流计展开探究。
(1)为测量该电流计的内阻,同学甲设计了如图(a)所示电路。图中电源电动势未知,内阻不计。闭合开关,将电阻箱阻值调到20Ω时,电流计恰好满偏;将电阻箱阻值调到95Ω时,电流计指针指在如图(b)所示位置,则电流计的读数为 mA。由以上数据可得电流计的内阻Rg= Ω。
(2)同学乙将甲设计的电路稍作改变,在电流计两端接上两个表笔,如图(c)所示,设计出一个简易的欧姆表,并将表盘的电流刻度转换为电阻刻度:闭合开关,将两表笔断开,调节电阻箱,使指针指在“30mA”处,此处刻度应标阻值为 Ω(填“0”或“∞”);再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在两表笔间接不同阻值的已知电阻找出对应的电流刻度。则“10mA”处对应表笔间电阻阻值为 Ω。
(3)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内阻变大不能忽略,电动势不变,但将两表笔断开,调节电阻箱指针仍能满偏,按正确使用方法再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_______是力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_是力
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小刚同学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利用安装在小车上的拉力传感器测出细线的拉力,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得到多组数据,从而确定小车加速度a与细线拉力F的关系。
(1)图乙中符合小刚的实验结果的是_____
(2)小丽同学做该实验时,拉力传感器出现了故障。为此,小丽同学移走拉力传感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并改进了小刚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用所挂钩码的重力表示细线的拉力F,则小丽同学得到的图象可能是乙图中的______;小森同学为得到类似乙图中的A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小丽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改进:称出小车质量M、所有钩码的总质量m,先挂上所有钩码,实验时依次将钩码摘下,并把每次摘下的钩码都放在小车上,多次实验,仍用F表示所挂钩码的重力,画出a-F图,则图线的斜率k=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