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灯泡上标有“3.4V” 字样。小红设计了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
(1)请帮助小红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连接完实验电路后,小红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于电源电压,请帮助小红分析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小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_W。
(4)假若电压表15V量程损坏,3V量程能正常使用,电源电压为6V且稳定不变,仍利用现有的器材完成实验,你认为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和小华利用如下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1)探究石块下沉的条件
①测量石块的重力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
②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一: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他可用公式求得浮力;
方法二:小华采用另一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
③通过比较石块的重力和石块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
(2) 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
①测量蜡块的重力
小明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
小华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
你支持的方案,理由是。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
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入水中,待静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求得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正确的方法是。
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小伟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烧瓶中盛有质量、初温均相等的煤油,R甲>R乙.
(1)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用煤油而不用水,主要是由于______.
(2) 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是为了探究电热与_______的关系.
(3) 要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你还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4) 将此装置改装后可测量煤油的比热容,如图(2)所示.测量时,分别向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加入初温均为t0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通电一段时间后,分别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t水、t煤油,请写出煤油比热容的表达式C煤油="__________"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不计热量损失).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的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大约为10Ω,有两个规格分别为A:“5Ω 1A”、B:“20Ω 2A”的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
(1)本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
(2)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3)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实验过程中,若小灯泡接线柱发生短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可能被烧坏 | B.小灯泡可能被烧坏 |
C.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 D.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 |
(5)小丽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6)小丽还想用此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请提醒她这一探究的可行性,并讲清理由。
。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同时也证明了.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应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3)当蜡烛移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说出一点即可).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 B.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小明同学首先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进行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然后做如图所示的实验。
次数 |
木块放置方式 |
木块运动快慢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1 |
平放 |
很慢 |
1.1N |
2 |
平放 |
慢 |
1.1N |
3 |
平放 |
较慢 |
1.1N |
(1)上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填序号)
(2)实验中要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是:。
(3)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情景,可得结论是。
(4)比较甲、丙两图实验情景,可得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