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含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 ( 76 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表)

关键问题的回答

支持者

反对者

大气压力支撑水银柱

笛卡尔

帕斯卡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

罗贝瓦尔

水银柱上方存在真空

罗贝瓦尔

波义耳

所有亚里士多德学派、笛卡尔、

伽利略、霍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  。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A .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 .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 .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蒸发及其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
泡沫塑料板
0.3m
玻璃
0.6m
木板
0.4m
硬纸板
0.5m

(1)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2)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窗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能看见室外的鸟儿,而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
(3)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发声原理与竹笛相似?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
(1)此时,你能听到音乐声吗?答:______.
(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变化?答:____________.
(3)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答:_________.

小明是一个很爱动脑子的学生,有一次,他妈妈带他去了教堂做礼拜,教堂里挂了一个很大的钟,小明看到这个钟是靠下面的摆摆动来计时的.回去问老师摆动的物体为什么可以计时,老师告诉他同一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是单摆的等时性.小明猜想,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单摆的摆长l,偏离中心位置的夹角θ,及摆球的质量m有关,于是小明做了分别改变单摆的摆长、偏离中心位置夹角、摆球的质量的摆动实验,并测出了各种情况下的单摆来回摆动一次(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

(1)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2)单摆的等时性在什么地方有应用?
(3)机械摆钟走时太快,应怎样调节摆长? (如图2-10)
表1θ=4ºm =10g表2l=1m m=10g表3θ=4ºl =1m

球质量(g)
5
10
15
20
周期(s)
2
2
2
2
摆角




周期(s)
2
2
2
2
摆长(m)
0.5
1
1.5
2
周期(s)
1.4
2
2.4
2.8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