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在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馆内展出了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这位画家曾宣称“画一个苹果和画一位圣母具有同等的价值”。这些画与传统绘画的本质区别在于
A.不再是以宗教人物作为题材 | B.体现生命的真实而非神 |
C.反映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 D.借以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
“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马会把神的模样画的像马,每种动物都会把神的身体描绘得跟自己一样。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这反映了
A.蒙昧主义思想 | B.人文主义思想 |
C.理性主义思想 | D.民族主义思想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
B.“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从分期角度提出“唐宋变革”首推日本学者内藤虎次郎,1910年他在日本《历史与地理》上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提出唐和宋在文化性质上有显著差异。下列支持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有
①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②程朱理学的出现
③交子的出现④世俗文化兴起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晚清的一件档案,对此档案的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说明当时开办戏班必须得到皇帝批准 |
B.说明当时开办戏班必须写下甘结,保证戏班没有旗人和违法之人才准开办 |
C.三庆班的班主是当时京师著名的京剧演员,出身安徽 |
D.说明三庆班的班主程椿具甘结保证戏班不违法乱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