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2006年4月27日,连战一行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后,参访了“总统府”,当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对于南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B.1949年,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
C.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与清朝政权对峙 |
D.1912年,袁世凯在此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的认识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
C.要依靠政府军队士兵 | D.中共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致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
B.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
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
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从右面两幅图中,可以看出()
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B.中共革命道路的变化 |
C.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 D.中国政府性质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