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
机体的免疫系统对核辐射损伤很敏感,主要表现在核辐射会诱导免疫细胞凋亡。人白细胞介素18(IL-18)能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某科研小组开展了“IL-18对核辐射诱导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选取若干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三组:①组无辐射损伤;②组辐射损伤(60Co照射,下同);③组先辐射损伤,1天后注射IL-18,14天后分别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了Oh、12h、24h、48h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得到的细胞凋亡相对值如下表:

组别
处理方法
0 h
12 h
24 h
48 h

无辐射损伤
0.046
0.056
0.048
0.038

辐射损伤
0.460
0.420
0.530
0.520

辐射损伤+IL–18
0.239
0.265
0.279
0.269

1.选择脾细胞作为本实验材料,是因为脾脏是机体重要的_______器官。
2.根据表中数据在下侧空白处画出相应的折线图。

3.从表中数据可知,细胞凋亡相对值越小,说明发生凋亡的脾细胞数目越______;从_______(组别)两组数据可知,IL-18能够抑制脾细胞凋亡。
4.科研小组还设置了第④组实验,方法是先注射IL-18,3天后进行辐射损伤,14天后的实验操作同前三组。与第③组相比,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                        
5.在作物育种中,可用60Co放出的γ涉嫌使作物发生基因突变,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变异类型,这种育种方法叫做______育种,其特点是                    (至少答出两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1)①过程称为,②过程是为了
(2)Ⅰ号培养基称为(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
A.琼脂 B.葡萄糖
C.硝酸铵 D.碳酸氢钠
(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

(4)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
A.40~50 ℃ B.50~60 ℃
C.60~70 ℃ D.70~80 ℃
(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 ℃数据点是在80 ℃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 ℃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 ℃之后急剧下降

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筛选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R时,可选用或平板划线法接种。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时需先灼烧接种环,其目的是
(2)培养酵母菌R时,培养基中的蔗糖和硝酸盐可分别为酵母菌R的生长提供
(3)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萃取过程中宜采用方式加热以防止温度过高;萃取液浓缩前需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4)纸层析法可用于鉴定所提取的胡萝卜素。鉴定过程中需用胡萝卜素标准品作为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法或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用抗生素

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问题。

生物及环境因素
重金属质
量分数/%

生物及环
境因素
重金属质
量分数/%
土壤
0.01
池塘水
0.02
猫头鹰
12
浮游植物
0.5
食虫鸟
5
浮游动物
2
昆虫
0.2
大鱼
10

0.02
小鱼
5

(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3)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


(4)在上述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采取解毒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选填:A.水;B.食盐水;C.牛奶;D.蛋清;E.豆浆)(多选)。

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





重金属含量(μg/kg 鲜重)
0.003 7
0.003 7
0.035
0.035
0.34

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