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利用春节、国庆节、建交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举办高水平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展中外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和文物展等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材料一: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的现实文化生活,我们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国家利益作为社会各方面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理应得到各方面的服从和维护。一个年轻人在网上倡导国家利益至上,却遭遇了冷嘲热讽 ,这让他很困惑和郁闷,也应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结合材料,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对我们的要求及其依据。(12分)
材料一:
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材料二:随着居民收入增长,粮食消费中的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而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其中,发展中国家的食物浪费主要源于技术原因,而发达国家的食物浪费则主要源于消费者的不当行为。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
(2)如何在居民收入倍增的同时有效避免粮食浪费?
材料:2004~201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及接待游客情况
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出游报价普遍上涨。
描述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土地被闲置。一种叫做家庭农场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出现。A县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现代家庭农场,把农村闲置土地整合,使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有效地提升了农业主体的经营能力。
(l)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有关知识,分别谈谈“坚持因地制宜”和“推进试点示范”做法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分析A县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关于“美丽中国”话题,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在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
雾霾天气的原因
主要污染物 |
PM2.5 |
||||
污染物的 主要来源 |
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 |
汽车尾气 |
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 |
工业污染 排放 |
其他 |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为治理雾霾天气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