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时空,假设你和甲、乙、丙三位同学回到西周武王时代,请判断你们谁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你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后归附周武王 |
B.甲同学曾随武王伐纣,立下汗马功劳 |
C.乙同学出身于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 |
D.丙同学属于西周姬姓王族成员,整日养尊处优 |
1901年《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初版,此教科书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下为此书部分内容:“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曰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此教科书的出版: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B.反映了近代教育的普及 |
C.体现了西学东渐的时代特征 | D.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 |
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 B.抑制了土地兼并 |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
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
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
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
C.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 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 |
意大利学者贝奈戴托·克罗齐提出“历史即哲学”的观点,即主张用合适的理论指导历史研究。下列搭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选项 |
历史学家 |
理论 |
历史研究 |
A |
希腊的希罗多德 |
全球史观 |
从制度优越的角度分析雅典人作战英勇的原因 |
B |
西汉的司马迁 |
法家理念 |
以本纪和列传的形式展示中国古代名人的风采 |
C[来 |
近代的梁启超 |
人民的作用 |
从器物、制度、文化发展历程研究中国社会的变化 |
D |
当代的罗荣渠 |
现代化史观 |
研究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在世界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