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 B.抑制了土地兼并 |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
词汇频率能反映时代特点,下列词汇中能体现我国1978年以来时代特点的一组是
A.抗美援朝、反右派、整风运动、大跃进 |
B.一边倒、阶级敌人、反革命、三个代表 |
C.三大改造、红卫兵、特区、一国两制 |
D.改革开放、特区、一国两制、三个代表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日益完善,对右图的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A.村主任通过海选产生 | B.村主任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
C.村主任由上级直接任命 | D.我国民主建设不断深入 |
制订宪法是保证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关中国近代以来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
B.《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
某部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士兵们冲进一座写有“总统府”的建筑物,爬上屋顶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上写着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 B.民国三十六年 | C.民国三十八年 | D.民国四十年 |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发生了多次变化,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堪言“乘风而行” |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