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发动的曾经攻破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④ |
图8是新中国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变动曲线图,造成图中②段大幅波动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大跃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
C.“一五”计划的实施和“文革”的爆发 |
D.经济特区的开设和乡镇企业的兴起 |
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 | 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
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
《大公报》对重庆谈判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A.国共两党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 B.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 |
C.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 |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
18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台江吉祥山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格致”课)。这是福建省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
B.我国的思想文化近代化历程萌发于福州 |
C.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 |
D.新式学校取代私塾教育已成为当时社会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