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设想美妙,但无法实现 |
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
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作为改革试点,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这种做法
A.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 |
B.得益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
C.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下放 |
D.受惠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88年以来,先后四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了局部的修改和补充。下列内容出自82版宪法而非其修正案的是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B.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D.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
下列宣传画和图片反映了我国农村建设历史进程的是
①②
③④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③④②① | D.②③①④ |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
国家财政总支出 |
国防费支出 |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
1951 |
122.49 |
52.64 |
42.97 |
1953 |
220.12 |
75.38 |
34.24 |
1955 |
269.29 |
65.00 |
24.14 |
1957 |
304.21 |
55.11 |
18.12 |
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下图是上海工商业界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新中国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是为了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完善工业体系 |
B.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
C.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立 |
D.调整生产关系巩固私营企业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