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 )
| A.毛泽东思想 | B.邓小平理论 |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无偿没收地主、皇室、寺院、教会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实行土地平均分配,根据各地条件,按劳动定额或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我国土地政策与材料最相似的是( )
| A.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打土豪、分田地” |
| B.改革开放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C.建国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 D.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
中共中央文献记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据此判断,当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是( )
| 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 D.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 |
对下表经济数据的分析解读,正确的是( )
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 年份 |
粮食产量 |
棉花产量 |
油料产量 |
糖料产量 |
| 1957 |
19505 |
164.0 |
419.6 |
1189.3 |
| 1958 |
20000 |
196.9 |
477.0 |
1563.1 |
| 1959 |
17000 |
170.9 |
410.4 |
1214.7 |
| 1960 |
14350 |
106.3 |
194.1 |
985.5 |
| 1961 |
14750 |
80.0 |
181.4 |
506.5 |
A.中共“八字方针”的出台立即收到了明显效果
B.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严重损害农民生产积极性
C.浮夸风、“共产风”导致农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私营工业企业的加工订货情况。以下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 1949 |
1950 |
1952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
| 国加工工、订货、包销、收购的产品价值(亿元) |
8.11 |
20.98 |
43.21 |
58.98 |
81.07 |
81.21 |
59.35 |
| 指数(%) |
100 |
259 |
833 |
727 |
1000 |
1001 |
732 |
| 国家加工订货等产品价值占私营工业总产值比重(%) |
12 |
29 |
43 |
56 |
62 |
79 |
82 |
A.私营工业被逐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C.加工和订货是国家对私营工业的主要政策
D.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逐步确立起来
1950年—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0年—1960年中国城镇人口比重表
|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城镇人口(万人) |
百分比(%) |
| 1950 |
55196 |
6169 |
11.2 |
| 1960 |
66207 |
13073 |
19.7 |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B.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C.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D.民主政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