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是( )
①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出现于意大利
②14-15世纪的意大利处在西方贸易的中心地位
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④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 B.借变法之机剥夺三司财权 |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
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 | B.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 |
C.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 | D.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 |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A.商鞅变法 | B.北魏孝文帝改革 | C.王安石变法 | D.庆历新政 |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
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一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
活动。上述改变()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揉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