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江流域示意图”与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长江流域某些地理要素的变化
|
流域水土流失面积 |
森林覆盖率 |
主要湖泊蓄水容积 |
湖泊面积 |
50年代 |
36.38万平方千米 (1957年) |
22%(1957年) |
洞庭湖293亿立方米 |
洞庭湖4 300平方千米 |
90年代 |
79.94万平方千米 (1986年) |
10% |
洞庭湖174亿立方米 |
洞庭湖2 600平方千米 |
(1)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开发水能资源,上游地区已建成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_工程。在图中用“∥”符号标出。
(2)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多亿元,1998年长江洪水最大流量比1954年多1万多立方米每秒,水位创历史最高,结合材料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中游最大的威胁是洪水灾害,防治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游和下游段综合整治的重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甲图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乙图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丙图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乙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区属于______半球(南或北)。
2.A处为_______流,B处为______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海域利用价值最大的海洋资源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洋流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代号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图中渔场A是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渔场,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________洋流是西欧__________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________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3.一艘轮船12月从古巴出发,经纽约于1月底到达北极圈以内的摩尔曼斯克港。沿途所见下列现象是否可信?说明理由:
①从古巴出发时,看到当地甘蔗长势很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古巴到纽约受洋流影响,船速较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船到挪威沿海时,可能发现来自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污染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船到摩尔曼斯克时,看到当地人正在近岸浅海海面上滑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