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检测,刚挤出的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式分别为C1864H3012N168O221和C12H22O11 的化学物质,它们分别是( )
A.蛋白质和葡萄糖 | B.蛋白质和蔗糖 | C.核酸和脂肪 | D.蛋白质和乳糖 |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l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
B.①②④与班氏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C.③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固定不动的 |
D.①可能与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等有关 |
下图为某同学用目镜10×、物镜10×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视野图像,当他换上40×物镜,直接调节细调节器观察,则
A.可清晰观察到1号细胞的染色体形态 |
B.观察不到分裂前期的细胞 |
C.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将变大 |
D.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将变小 |
下图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时,机体主要以乙形式散热 |
B.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调节状态由丁→丙 |
C.丁图→丙图状态时,机体减少散热,皮肤温度升高 |
D.甲、乙、丙、丁均由神经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