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表
年份 |
增加值(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占GDP比重(%) |
2006年 |
5123 |
17.1 |
2.45 |
2007年 |
6412 |
25.1 |
2.6 |
2008年 |
7630 |
18.9 |
2.43 |
2009年 |
8400 |
10 |
2.5 |
2010年 |
10347 |
23.2 |
2.6 |
注:《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不足4%,而美国则占了43%。当前,美国文化痖在其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25%。按照国际惯例,文化产业占一国GDP的比重必须达到5%或者5%以上,才算是支柱产业。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改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于美国的现状。
神州儿女多奇志,人造天宫翔太空。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取得的重大新突破,再次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激情与梦想。我们要继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壮丽新篇章。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政府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把农民工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2011年,该局下拨2.3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就业和再就业,其中9000多万元专项用于农民工培训,对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他们的再就业和创业能力。
(1)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材料一加以简要分析。
材料二狗头枣是陕北最著名的土特产,由于经营体制原因,产销量一直很小,为了让狗头枣走向市场,当地政府引导枣农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2)试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
.文化的影响力是超越时空、跨越国界的。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文化的交流既需要理解和尊重,也需要超越偏见和误解。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积极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⑴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及其原因。(8分)
⑵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维护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应坚持哪些唯物辩证法原则?(6分)
“幸福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最振奋人心也是最令人憧憬的词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我的幸福公式”登上新浪焦点专题榜,以下是一些网民的“2011+?=幸福”的幸福公式:
(1)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请结合网民的“幸福公式”,运用经济常识知识,简要说明政府应怎样才能逐步实现网民心中的幸福。
材料二就业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就业形式依然严峻。2011年,我国需要安排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近1400万人;还需要继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约在800万人左右。而我国每年城镇能够安排的劳动力大约是1200万。与此同时,某市调研小组对该市企业招聘进行调研,企业认为很多人员难以招聘到 ,其所占比重见下图。
(2)阅读材料二(含图),概括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并简要说明解决就业问题对劳动者的意义。
材料三有些人认为,护士是伺候人的活,得看人脸色办事。某医学院护理专业的一位大学生,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护理知识,成绩优秀;寒暑假,主动联系医院实习,对病患者细心呵护,深得医院和患者的欢迎,还未毕业就已经有好几家用人单位向她发出邀请。“当初选对了专业,现在工作不难找。整个社会对护理专业的缺口很大,护理专业的本科生就更缺了”。
(3)当前,我国就业市场上存在“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情况,材料三中的大学生经历或许对解决这一情况提供反思和借鉴,请你从中总结主要的哲学方法论启示。
材料四物价和幸福息息相关。稳定物价是当务之急。2011年3月1 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查政府稳定物价和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工作情况,推动稳定物价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4)结合材料四,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述做法的政治学依据。
(30分)201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材料一:2006年至2010年浙江省国内生产总值及海洋经济示意图。
注: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GDP的近48%集中在广东、山东和浙江三省,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7%、17.8%和12.9%。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GDP比重达到20%。
材料二: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天时、地利、人和。全省海洋岸线、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和近海渔场均居全国首位;浙江涉海院校15家,直接从事海洋科技研究的科技人员1.32万人;“十二五”期间,2000亿民间资本或将投入与海洋经济相关的行业;省政府将在温州、台州开展改革试点,清理不利于民营资本进入海洋开发的政策性障碍。
材料三: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状态的海洋捕捞与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船队,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贯通,都展示了浙江人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随着岁月流逝、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这样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信仰、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富含特色的海洋渔业、名人文化和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等等。这些海洋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厚积薄发的创造力,植根民间的生命力,成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海上浙江”的新引擎。
(1)指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分析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14分)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浙江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真正的“海上浙江”。(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