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的水平恒力,物块A、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若在运动中突然将F改为作用在物块A上,则此后A、B的运动可能是
A.A、B将仍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
B.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A、B最终分离 |
C.A做减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A、B最终分离 |
D.A、B最终以共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
在科学发展史上,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的思想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描绘抽象的电场,这是一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 |
B.库仑得出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
C.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方法 |
D.电场强度的表达式![]() ![]() |
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高度()
A.石子开始下落1s内的位移 | B.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
C.石子最后1s内的位移 | D.石子通过最后1m的时间 |
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正确的是 (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B.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 s末和6 s末 |
C.乙在头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
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
质点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某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这2s内的位移一定是4m |
B.质点在2s末的速度一定是2m/s |
C.质点在该2s内的前1s内位移一定是2m |
D.质点在该2s内的某时刻速度可能大于、小于2m/s,也可能为零 |
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 |
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 |
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
D.汽车的位移在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