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说明题(共36分)阅读材料,完成第35、36题: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基地,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优化海洋经济布局,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海洋科技进步,积极开拓海洋战略空间,有效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努力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促进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海洋经济被称为“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为13.5%,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生产状况
注:美、日、英三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绝对值分别是我国的14倍、13倍和5倍,其海洋产值占GDP的比重平均高出我国0.2—1.8个百分点。(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发展海洋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运用国家职能和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材料一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贯彻落实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材料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
(1)结合材料一,说明温家宝总理在分析形势、提出对策时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6分)
(2)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坚持以人为本的重大意义。(4分)
在一次讨论课上,某班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展开了讨论:
甲方:中国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护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民族的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乙方:中国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牵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请综合所学知识,对以上两种观点进行简要分析。
材料一近年来,人们对政府官员的诚信问题特别关注。一些政府官员的诚信度远未达到群众的预期。常见的现象是,某些政府官员面对群众的问题当面信誓旦旦,背后信义全无;更有甚者,一些官员将一时的承诺作为糊弄群众的权宜之计和投机手段,从根本上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材料二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
请你简要分析政府官员失信有哪些危害?作为公民,请你谈谈应如何更有效地监督政府?(10分)
材料一: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
注:据世界银行统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在50%左右。
材料二:我国西部某县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把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建科技工业园上,但最终收效甚微。该县政府通过反思和调研,决定调整思路。他们制定发展规划,加强科技投入和信息服务,关闭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煤窑和小水泥厂等,根据本县土壤、气候和资源等特点,引导企业和农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中草药加工和优质苹果种植,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优势产业链;充分利用本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改善投资环境,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确定新的招商项目。该县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什么?
(3)结合所学经济常识,并根据该县的成功经验,谈谈西部地区应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2009年2月5日 |
2009年4月3日 |
|
外币(100) |
中间价(人民币) |
中间价(人民币) |
美元 |
683.60 |
682.136 |
欧元 |
875.93 |
913.629 |
日元 |
7.6491 |
6.839 |
根据上表,回答如下问题。
(1)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什么职能。
(2)外汇和汇率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3)对比表中不同时期的情况,我国外汇汇率是升高了,还是跌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