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就是既要“稳”,也要“进”。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把握好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力避物价涨幅反弹,有利于疏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运用矛盾的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材料一:2013年,为实现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广东提出5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6 72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提速推动了珠三角“腾笼换鸟”,加快了珠三角地区产业园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珠三角大批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走向高端化、智能化。同时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民间投资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提高至57%;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2013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的大关;着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掀起消费革命……
材料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社会文化生活有浓郁书香的氛围。放眼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书香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回到现实,一个缺乏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和浮躁的社会,也是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社会。因此,政府当下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广东的做法对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说明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二,请就建设书香社会拟定一条主题鲜明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词句。
材料一:2013年初,《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有望在2014年出台。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2014年发改委将协调推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提低、扩中、控高”被公认为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专家指出,要通过改革,消除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对中低收入者减税,控制高收入,并消除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最终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
材料二:梳理2013年改变人们生活的事件时,有人把雾霾列为其中之一。雾霾天气,政府和市民将如何应对?针对这个问题,某市出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规定了公众参与方式:①网站留言;②信函,邮至××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③邮件;④电话或传真。
(1)结合材料一,说明合理的分配制度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说明市政府这种做法的政治生活依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此次全会中的一个崭新提法和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表明决策层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在继续加深,同时也为经济体制领域推动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指明方向。
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分析这一重大理论观点提出的依据。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要始终把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科学编制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要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加强以森林和湿地为主的农村生态屏障的保护和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安徽省在建设美好乡村的规划中是如何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的。
2014年,进入“十二五”时期的第四个年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火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请结合材料,简述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