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各个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的1.5倍。一些欧美经济学家称资本主义已消灭了贫困,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代表,一度曾被人们看作“繁荣”、“发展”、“强大”的典型,华盛顿宣称繁荣将永驻人间。
几乎在同一时期,在东方一个国度,也正在诞生奇迹,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这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莫斯科一时成为红色麦加,受世人膜拜。
—— 摘编自《美苏交锋》
材料二 在这个不幸的年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身上……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困难中他们要求的是有领导的纪律和方向。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他们实现遗忘的工具,……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
——罗斯福在竞选总统的首次演讲
材料三: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就认为,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认识到3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哪些严重问题?
(3)材料三中,苏联在30年代实施什么农业政策?怎样理解“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 这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4)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给我们什么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格勒战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茶叶在19 世纪30 年代每年出口5 000 万磅,1814 年增至7 000 万磅,1851 年达9 900 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 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请回答:
(1)农民为什么放弃生产粮食转而种植茶桑?
(2)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洪秀全又是一个独立独行的人,取外来宗教,杂糅本土文化,创拜上帝会,装神显灵,不西不中,断辫蓄发,非儒删经,圣库均田,男女别营,广封王侯……种种想法与作为,大笔挥洒,出人意表。在太平天国……有君有民,有神有妖,有昏君有忠臣有奸佞,有英雄有美人,有正义有邪恶,有阴谋、内奸、逼宫、内讧……高潮迭起,曲折多姿,往往事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但在现实之中。这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复阅读的奇特文本。
———熊月之谈太平天国
材料二:士不能颂孔子之经,而又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岂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曾国藩《讨粤匪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两个完全相反的角度用一两句话对太平天国进行评说。
(2)材料二反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综合所给材料,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

试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的数量和地理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可以看出其地理分布的特点如何?由此分析列强侵华的趋势。
(2)开放通商口岸,中国国门被打开,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3)近代打开国门和今天中国的开放,有何本质不同?

当前各大网站对林则徐这一人物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林则徐不是民族英雄,相反,他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理由是林则徐没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中英矛盾问题,而是一步一步把中国推向了战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中国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也就不会出现中国近代史的灾难。另一种观点认为,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性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而清政府的腐败使鸦片战争当中中国战败,也就是说,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查办,中国就不会战败,也自然不会出现中国近代史的灾难。
你同意这两种观点吗?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变式二:有人认为:自古至今,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从汉朝到明朝前期为半开放时期;明朝中后期和清朝为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主动开放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第一个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
(2)中国古代由基本开放到闭关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
(3)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和清朝后期对外开放最根本的不同点是什么?
(4)从闭关和开放的不同影响中你有怎样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