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图中的地质构造 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_。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__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③处可能会形成__________岩,它是已生成的岩石在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
(4)若要开采石矿,建采石场宜选择A处还是B处? 处,若④⑤是同一成因类型的岩石,要开采花岗岩作为装饰材料,宜选择______________(④处还是⑤处)?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两处中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___处;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_处。
(6)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地理事物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风蚀蘑菇 B.长江三峡 C.渭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极地考察船“雪龙”号驶离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专用码头,搭载着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员启程奔赴南极。11月22日考察船驶离位于南极西部的长城站,奔赴位于南极东部的中山站,执行新一阶段的考察任务。读图回答:
1. 图中甲、丙两箭头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能正确表示西风漂流方向的是。
2. 图中所示的是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_站,位于南极半岛附近的考察站是__________________,昆仑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____方向。
3. 极地地区是研究极光的最好场所(尤其在极夜时期)。我国的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
极夜时间最长的是站。
4. 为了研究南极地区对流层顶的大气状况,科考人员在中山站释放了一个气球,该探空气球释放后到达的对流层顶高度比上海地区要低,这是什么原因?
。
5. 从2009年10月11日“雪龙”号驶离上海到11月22日考察船驶离长城站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此时上海的白昼比北京____(长,短),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______(大,小)。
6. 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一事实为地壳运动的“_______________”学说提供了佐证。
2009年10月31日,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全线通车。读图回答:
1. 若在图上量得大桥的长度为1厘米,则大桥的实际长度为____________千米。
2. 当海洋大陆架高盐水团随潮汐沿着河口向上游推进,内河含盐量超过一定标准,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宝山区位于长江沿岸的自来水取水口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咸潮的侵袭,一般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咸潮侵袭的季节是________ 季。
3. 在长江水和潮汐等共同影响下,崇明岛北部和江苏省之间的水道已近淤塞,长江口南港开挖了深水航道和导堤以保通航。原在市区黄浦江边的江南造船厂搬迁至长兴岛建设了新船厂。从自然地理条件看,这样的搬迁有什么好处?
。
我省滨海城市的某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的小课题研究。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
“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现象。它是环流的反映,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分)
(2)在答题卷的相应图示中用箭头画出近地面风向,并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2分)
(3)分析海陆风对该滨海城市的影响。(2分)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为锋天气图。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地。该锋面过境后,D地天气状况是。
(2)乙图中的天气系统位于半球,从气流的状况看,属于,在其控制下多为天气。
(3)当乙图的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北半球的气压带被该系统切断。此时南亚盛行(风向)风。
(4)甲天气系统能出现在乙天气系统中吗?(能或不能),原因是。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地是(气压带或风带),②是(气压带或风带),受B与②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所对应的自然带是。(2分)
(2)若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B、C两地表示海洋的是,可表示的我国东南季风序号是。
(3)若此图用于表示地壳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作用,D代表岩。
(4)若此图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模式图,则出现在大西洋中的①是
(洋流名称),若①②③④在太平洋中,则容易形成著名渔场的是序号,是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