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表

步骤
时  间
内              容

2008.3-2010.2
发改委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想

2010.2—2010.10
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起草、通过

2010.10—2011.1
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认证

 
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2011.3
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规划实施

分析材料内容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材料二:2011年9月27日下午,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两车追尾事故,造成200多人受伤,公共交通安全问题再次引起人们关注。任何一起重大事故之前总有许多小的故障发生。上海地铁此前就已发生过诸如开错方向、半路搁浅等多起故障,这次事故表明,“防微杜渐”不能是一句空话,有关方面要认真汲取教训,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血的教训蕴含深刻道理。请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分析为什么要“‘防微杜渐’,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内一些电影制片方或发行方,为了追求影片的市场效益,吸引更多观众花钱买票进电影院,人为夸大票房或有意提高影片市场预期。针对虚报票房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行政措施对其进行管理,更多地依赖于制片方的道德自律。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虚报票房问题产生的原因。
(2)就如何消除虚报票房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材料一 2001年日本前首相小泉坚持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东亚国家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中日关系跌至1972年复交以来的最低点。2006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善对华关系。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融冰之旅”,12月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的“迎春之旅”.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暖春之旅”,中日关系迎来了新的机遇期。
材料二在2010年9月7日,随着日本军方在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中日关系在2010年的秋天再度降至冰点以下。在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政府表现了不可妥协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强硬的反制措施。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可妥协?
(2)中日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须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样才能防止权力行使者越轨行权腐败变质。服务型政府要让人民活得有尊严,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时下有些地方权力漠视权利.权力越界运行的现象屡见不鲜:“开胸验肺”.“钓鱼执法”等事件无不说明百姓尊严受到侵犯。
(1)“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理由。
(2)政府如何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今年,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受到热捧,票房冲破亿元大关。同名电视剧也已开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述小说主人公先后在中、美、欧等多个不同企业文化的公司工作,中资企业重人情,西方企业重制度。日久天长,原来性格相似的朋友由于在不同企业中工作,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竟有了天壤之别。由于频繁的业务往来,中西方企业相互借鉴,产生了“中西合璧”新的企业文化。
材料二:《杜拉拉升职记》在谈到工作目标设定时用了SMART原则来概括:部门目标要和相关部门的目标相配合;在设置目标时要根据本部门的实力、工作性质设置适当的难度;量化达成目标所需的每个步骤。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原则”进行分析。

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包容性增长”是胡锦涛致辞中的一个关键词。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锦涛指出,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材料二:某市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在金融危机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在实现包容性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无论是改造传统产业还是发展新兴产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都会出现下岗工人和失业工人,因此有人说该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两大难题: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人往哪里去?
材料三:胡锦涛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要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有效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各国各地区必须加强交流合作,协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包容性增长?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提出对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两大难题的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实现包容性增长是世界经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