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现有下列物质: ①NaCl晶体 ②液态SO2 ③纯醋酸 ④硫酸钡 ⑤铜  ⑥酒精(C2H5OH) ⑦熔化的KCl ⑧NaOH溶液 
请用以上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在上述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是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            
(Ⅱ)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市售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的准确浓度,取25.00mL某品牌食用白
醋于锥形瓶中,在实验室用浓度为cb mol/L的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
(1)左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l mL,  
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
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实
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NaOH溶液体积/mL
26.02
25.35
25.30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
其原因可能是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装液前用蒸馏水润洗过,未用标准液润洗
C.第一次滴定用的锥形瓶未润洗
D.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
c            
(Ⅲ)
已知:在25时H2OH++OH- KW=10-14  CH3COOH H++ CH3COO Ka=1.8×10-5
(1)取适量醋酸溶液,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此时溶液中C(H+)与C(CH3COOH)
的比值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醋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升高温度时,C(OH)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3)0.5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m,其水解的程度(已水解的醋酸钠与原有醋酸钠
的比值)为a;1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n,水解的程度为b,则m与n的关系
          ,a与b的关系为     (填“大于”“小于”“等于”);
(4)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若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pH<7,则c(Na+)_______________ 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若由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NaOH{溶液V2 mL。混合而得,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2×10-7mol·L-1
B.若V1=V2,反应后溶液pH一定等于7
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
D.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V1一定小于V2
(7)在某溶液中含Mg2+、Cd2+、Zn2+三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01mol·L-1。向其中加入固
体醋酸钠后测得溶液的C(OH-)为2.2×10-5mol·L-1,以上三种金属离子中
               能生成沉淀,原因是                               
(KSP[Mg(OH)2]=1.8×10-11、KSP[Zn(OH)2]=1.2×10-17、KSP[Cd(OH)2]=2.5×10-14
(8)取10mL0.5mol·L-1盐酸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溶液的配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还原性铁粉分别放入冷的浓H2 SO4 、浓HNO3 中,开始都有大量气泡生成,后来反应不再发生。已知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H2 SO4 中生成的气体呈无色,HNO3 中生成的气体呈红棕色;剩余的固体经检验有磁性。试回答:
(1)Fe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浓H2SO4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浓HNO3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

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H2S、CO2、HCl、HBr、S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溶液,将这种溶液分为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向另一份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据此推断:肯定有_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无法确定的是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SO2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前,装置内空气已排尽):

已知:硫酸的沸点是338℃,酒精灯可加热至400℃以上。
主要实验步骤:
①加热试管A直到B、D中均出现大量白色沉淀,熄灭酒精灯;
②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③从导管F口向装置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
(1)试管A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管B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3)试管C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 (填“漂白性”或“氧化性”或“还原性”),请将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4)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下移动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为确认有CuSO4生成,可向试管A中加水,观察颜色
c.步骤③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避免污染空气
d.熄灭酒精灯后, 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因为空气可经导管F进入试管A,使压强平衡

Fe2O3和Cu2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还是Cu2O或是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碱性氧化物,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若假设2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Fe2O3。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请回答问题并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反应方程式)

下图是一些中学常见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产物省略),其中A和B常温下都是气体,且水溶液都有漂白性;I是一种金属单质;F、M、N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其中M和N不溶于稀硝酸;C和D是两种常见的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将A通入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①②③④⑤⑥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