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倍体甘蓝的紫色叶对绿色叶为显性,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邓伟基因(A、a和B、b)控制的,下表是纯合甘蓝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F1株数 |
F2株数 |
||
紫色叶 |
绿色叶 |
紫色叶 |
绿色叶 |
|
①紫色叶×绿色叶 |
121 |
0 |
451 |
30 |
②紫色叶×绿色叶 |
89 |
0 |
242 |
81 |
请回答:
(1)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2)表中组合①的两个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理论上组合①的F2紫色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3)表中组合②的亲本中,紫色叶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若组合②的F1与绿色叶甘蓝杂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在圆圈中画出组合①的F1体细胞的基因示意图。
如图表示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几个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个阶段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图中各标号的名称:
[2]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7]________,[8]________。
(3)A时期的细胞具有发育上的性,B时期开始出现。
(4)[2]将来发育成。
(5)动物胚胎是由合子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仅由一个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合子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表明,HER2/neu是一种原癌基因,它表达的H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细胞中过量表达。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能抑制过量表达H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目前已成为有效的生物治疗手段。
选择H蛋白作为单克隆抗体的作用靶点,是因为H蛋白在成年个体的正常组织中__________(填“低表达”或“高表达”)。
(2)将H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取该小鼠的脾脏中的B淋巴细胞与___________细胞进行融合,使用的生物融合方法是______________,细胞融合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将融合细胞在__________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只有杂交瘤细胞生长。为选育出能产生高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要将培养基上筛选出的细胞稀释到7~10个细胞/mL,在多孔培养板上每孔滴入0.1 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
(4)将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或小鼠腹腔内培养,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5)治疗乳腺癌时,可单独使用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也可将该单克隆抗体与抗癌药物结合构建“生物导弹”,杀死癌细胞。这充分体现了单克隆抗体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①的名称是,②所示的生物技术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这是因为。
(2)重组细胞A培养过程所用的培养液与植物组织的培养基从成分上主要区别是前者必须含有。重组细胞A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包括充足的营养、、、气体环境。。
(3)④所示的生物技术名称是,若想得到大量健康的胰岛B细胞基因,可利用技术,该技术利用的工具酶是。
(4)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该种基因治疗所属类型为。
长期以来 ,香蕉生产遭受病害的严重威胁 ,制约了其发展。目前 ,随着转基因抗病香蕉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趋成熟 ,为培育抗病香蕉品种开辟了新途径。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请回答:
(1)构建含抗病基因的表达载体A时,应选用限制酶,对进行切割。
(2)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基因表达载体A中含有,作为标记基因。
(3)能使抗病基因在香蕉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调控序列是:(填字母序号)。
A.启动子 | B.终止子 | C.复制原点 | D.标记基因 |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方法有多种,图中所示方法为。
(5)欲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功,可采用的技术
(6)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香蕉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外还必须含有等植物激素,它们会在 (填图中标号)阶段发挥作用,同时(填图中标号)阶段还需要给予一定光照。
(7)从香蕉组织块到获得转基因抗病香蕉试管苗的过程中,需经过 。(填数字)
①无丝分裂②有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 原代培养⑤ 传代培养
⑥ 植物体细胞杂交⑦ 细胞融合⑧ 脱分化⑨ 再分化
研究者通过以下方法测定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癌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相应变化如下表所示:
取样时间 (小时) |
对应变化 |
0 |
细胞核开始被标记 |
3 |
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 |
5 |
细胞X着丝粒开始分裂 |
6 |
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
15 |
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 |
78 |
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 |
(1)癌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h。
(2)实验开始时细胞核中被标记的高分子物质是。
(3)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原因是。
(4)经研究发现该种细胞(2n=6)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其中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分裂期(M期)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在图3中绘出其细胞周期曲线图并注明各期名称。
(5)如果图2所示为某种高等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下列所示几种细胞器膜的功能,在G2期生理活动中出现的有;在M期活动中出现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