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如图);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 B.透过小石块的多 |
C.两者一样多 | D.没法比较 |
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 B.植被的生态作用 |
C.温室效应 |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
2011年6、7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
C.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雨岛效应 |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
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 B.由北向南 |
C.由高纬向低纬 | D.由低纬向高纬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图中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影响最强烈的环节是()
A.G | B.B |
C.C | D.D |
在各个水循环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
A.A-D-GB.E-A-G
C.B-F-C. D.A-G驱动上图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
A.地热能 | B.重力能 |
C.月球、太阳对水体的引力 | D.太阳能和地球重力能 |
下图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月4日平均气温最高 | B.10月5日昼夜温差最大 |
C.10月6日最易出现霜冻 | D.10月5日恰逢冷锋过境 |
一月份,北半球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 B.赤道低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下列环节:①地面辐射②大气逆辐射③大气削弱作用④地面吸收⑤太阳辐射 ⑥大气增温,按热量传递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④①③⑥② | B.⑤③④①⑥② |
C.⑤②⑥①③④ | D.⑤③②⑥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