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帝国的行为表现在

A.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 、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潮在社会上兴起
C.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部门的是()

A.纺织业和造纸业 B.纺织业和面粉业
C.造纸业和化工业 D.冶金业和面粉业

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 B.地区分布存在不平衡
C.军阀割据混战的影响 D.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不包括

A.明清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 B.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 D.洋务运动的诱导

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其中汉阳铁厂的创办人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