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 B.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
C.商周时期 | D.秦汉时期 |
铁犁牛耕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下列对右图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使农用动力发生了由人力到畜力的一次革命性变化 |
B.由此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转向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
C.使中国农业的土地私有制得到了合法确立 |
D.由此中国农业经营从粗放走向精耕细作 |
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
下面两个事件的发生所反映的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是
A.美国转守为攻 | B.苏联全面进攻 | C.美苏互有攻守 | D.苏联全面改缩 |
德法是西欧的两个大国,普法战争埋下了相互仇恨的种子,又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20世纪中期以后走向合作,这说明了
A.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利益的极大化是出发点 |
B.国际形势是影响其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
C.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最终会达成谅解 |
D.大国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