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下图所示的装置A中,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制取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Cl+16H+=2Mn2++5Cl2↑+8H2O;装置B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蘸有淀粉—KI溶液②蘸有品红溶液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④蘸有浓NaOH溶液。(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p中盛装试剂的名称为                  
(2)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处:                           
②处:                             
③处:                                    
(3)写出④处反应的离子方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I.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C生成白磷,反应为:
2C a 3 PO4 ) 2 +6Si O 2 ==6CaSi O 3 + P 4 O 10 10C+ P 4 O 10 == P 4 +10CO 每生成 1 mol P 4 时,就有 mol 电子发生转移。
(3)硫代硫酸钠( N a 2 S 2 O 2 )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 C 6 8 6 )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 I 2 溶液,使维生素 完全氧化,剩余的 I 2 N a 2 S 2 O 2 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 6 H 8 O 6 + I 2 = C 6 H 6 O 6 +2H++2I-2 S 2 O 3 2 - + I 2 = S 4 O 6 2 - +2I-
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 amol L - 1 I 2 溶液 V 1 ml ,充分反应后,用 N a 2 S 2 O 2 溶液滴定剩余的 I 2 ,消耗 bmol L - 1 N a 2 S 2 O 2 溶液 V 2 ml .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量是 mol

(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钠( KI O 3 )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映:
2I O 3 -+5S O 3 2 - +2H+= I 2 +5S O 4 2 - + H 2 O 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该实验的目的是;表中 V 2 = ML。
II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
(5)钵(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 CeC l 3 易发生水解,无水 CeC l 3 ,可用加热 CeC l 3 6 H 2 O N H 4 Cl 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 N H 4 Cl 的作用是
(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 H 2 O 2 ,调节 pH ≈3. Ce 5 + 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
(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 3 H 2 O 2 H 2 O = Ce(OH ) 4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
(1) O 3 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两种单质是.(填分子式)
(2) O 3 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 O 3 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表所示。已知: O 3 的起始浓度为0.0216 mol/L

pH 增大能加速 O 3 分解,表明对 O 3 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
②在30°C、 pH =4.0条件下, O 3 的分解速率为 mol/(L·min)
③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 O 3 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填字母代号) a . 40°C、 pH ="3.0" b. 10°C、 pH ="4.0" c. 30°C、 pH =7.0
(3) O 3 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图)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填" A "或" B "),其电极反应式为.
②若C处通入 O 2 ,则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若C处不通入 O 2 D E 处分别收集到L和有L气体(标准情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 O 3 所占的体积分数为.(忽略 O 3 的分解)。

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2760-2011)的规定使用。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G和W,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略)。
(1) G 的制备

A 与苯酚在分在组成上相差一个 C H 2 原子团,他们互称为;常温下 A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苯酚的(填"大"或"小").
②经反应 A B D E 保护的官能团是.
E G 的化学方程式为.
(2) W 的制备

J L 为加成反应, J 的结构简式为
M Q 的反应中, Q 分子中形成了新的(填" C-C 键"或" C-H 键" )。
③用 Q 的同分异构体 Z 制备,为避免 R-OH + HO-R R-O-R + H 2 O 发生,则合理的制备途径为酯化、.(填反应类型)
④应用 MQT 的原理,由 T 制备 W 的反应步骤为
第1步:;第2步:消去反应;第3步:.(第1、3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表面涂覆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覆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2喷洒 Zn( C 2 H 5 ) 2 . Zn( C 2 H 5 ) 2 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的方法
(1)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 Ti O 2 ) 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 FeTi O 3 ),为原料按下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硫铁矿( Fe S 2 )燃烧产生的 S O 2 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 H 2 S O 4 ,又能制 H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g Fe S 2 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 Fe S 2 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3)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 H 2 的目的是
(4)用吸收 H 2 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 NiO(OH) 作为电池正极材料, KOH 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NiO(OH)+MHNi(OH)2+M

①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充电完成时, Ni(OH ) 2 全部转化为 NiO(OH) 。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 O 2 O 2 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