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
 
(1)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                 
(3)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  ]            ;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           和[    ]            
(4)[    ]________________是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
(5)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              
(6)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7)如果该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则与其分泌物的加工、运输和分泌关系密切的膜性细胞器有                     (填序号)。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量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得出的H2O2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关系如图1,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段说明反应速率大小主要与有关,实验时如何利用图2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自变量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装置中放入的是经高温处理过的土豆片,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温度、pH等保持不变,形成曲线a与曲线b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将装置中含有新鲜土豆片的烧瓶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水浴锅中,定时记录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的气体量,绘制出的温度对过氧化氢酶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曲线图不够科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线b在B点后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以下实验。
Ⅰ.在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实验组均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在相同时间内的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4)曲线a是实验(填“Ⅰ”或“Ⅱ”)的结果。
(5)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基本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同学正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
(1)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及___________等因素。
(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两种试剂各与何种物质产生颜色反应?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此实验应选何种试剂?
(3)假设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
6
25
43
67
83
65
22
2
0
0
极端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
6
15
25
48
76
92
100
98
82
65

主动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可以按照生命所需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回答:

(1)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
(4)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①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
②乙组和甲组结果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