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同学甲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第一步: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图所示);

第二步: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同学乙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两点意见。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把同学乙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
(1)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               ,因为                           
(2)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对照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然后                              
               ,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以此对照实验来说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为人体反射弧示意图,乙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注:[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图甲中a结构称为,在此处兴奋的传方向是向的,原因是
在此处兴奋的传递形式是能接受外界温度变化刺激的是图中的[ ] ,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 。完成一个反射至少需要个神经元。
(2)刺激图甲中②处,在④处能测到膜电位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感觉神经元兴奋,使其神经末梢释放的进入,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时,膜内外电位是
(3)图乙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填序号)中,目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4)当图乙中⑥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刺激产生,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减少。调节体温平衡的神经中枢是
(5)若图乙表示胰岛组织,当⑥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时,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青霉素被反复使用,某些细菌对它的抗性越来越强。请回答:
(1)使用青霉素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存在着;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实现的。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使得细菌抗药性逐代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是不定向的,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如图是小麦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亲本基因型为ddrr和DDRR,在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F2中矮秆抗病类型所占的比例是
(2)E→F→G途径的育种方法是,其中F过程是,G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3)要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应该选择图中(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合理,该育种方法是
(4)图中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途径是(填字母)。
(5)请写出基因工程的第二个步骤:

如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B均为内分泌腺,B为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受刺激分泌激素a叫,促进B释放激素b叫,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c,增加细胞新陈代谢。
(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c含量多少的调节和控制,甲状腺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______调节。
(4)激素a的英文简称是

饲料中的磷元素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植酸中,家畜、家禽等动物因不含植酸酶而不能充分利用植酸中的磷元素,造成磷元素的浪费。植酸酶能催化分解植酸,生成肌醇和磷酸,有利于动物的吸收利用。因此,植酸酶成为饲料的添加剂,商品化植酸酶主要来自微生物。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下表是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其中,植酸钙不溶于水,呈不透明的白色,但能被植酸酶分解。

培养基
蛋白胨
牛肉膏
NaCl

植酸钙
1号
10克
5克
5克
1L

2号
10克
5克
5克
1L
3克
3号
10克
5克
5克
1L
5克

(1)表中的蛋白胨、牛肉膏主要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至少写出3种)元素。其中1号培养基的作用是
(2)为了有效分离出高产植酸酶的菌种,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接种菌种的方法一般采用。为防止菌量过多,接种前一般要对菌液进行
(3)培养基中加植酸钙的目的是
(4)微生物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培养基有关现象进行高产分泌植酸酶菌种的筛选,写出你判断、筛选合乎要求菌种的方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