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 c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 mm。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纸带的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若当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打点计时器可测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___,并压在__________下面。 |
B.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 |
C.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 n 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 |
D.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
E.利用公式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A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
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
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1)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的物理量有。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pA=,pA/=,pB=,pB/=。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纸带,天平,秒表,导线,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还缺少的器材是.
(2)关于本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应先松开纸带使重锤下落,再接通电源 |
B.选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间距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 |
C.必须用天称出重锤的质量,以便计算锤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
D.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重锤的质量应大些,体积尽量小些 |
某同学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他根据老师提供的以下器材,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原理图。
①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v=10kΩ)
②电流表G(量程3mA,内阻Rg=100Ω)
③电流表A(量程3A,内阻约为0.5Ω)
④滑动变阻器R1(O〜20Ω, 2A)
⑤滑动变阻器R2(O〜100Ω, 1A)
⑥定值电阻R3=0.5Ω
⑦开关S和导线若干
(1) 该同学没有选用电流表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 该同学将电流表G与定值电阻R3并联,实际上是进行了电表的改装,则他改装后的电流 表对应的量程是_______A。
(3) 为了能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为了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填写器材编号)
(4) 该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原理图测得数据,以电流表G读数为横坐标,以电压表V读数为纵坐标绘出了如图所示的翻线,根据图线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V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电源的内阻r=_______Ω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