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正常细胞和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 |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
B.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
C.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
下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