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 ,由于 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 ,由此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的 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 ,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 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 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4)构成细胞的细胞器中,除了 、 外,其它都是由生
物膜构成的。
下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作用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说明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呼吸。
2.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说明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呼吸。
3.如果装置中发芽种子换成蛆,其他条件相同,装置1的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蛆的呼吸作用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
4.以V CO2代表CO2释放量,V O2代表O2消耗量,则V CO2/ V O2为___________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5.若将种子换成绿色植物,选取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根据其液滴移动数据换算为重量变化,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回答(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
级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 |
-1 |
![]()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 |
+3 |
+3 |
+3 |
+1 |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__________;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 h;30℃时绿叶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 h。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图表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f细胞称为,物质g称为。
2.若图中的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能迅速直接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细胞。
3.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采取对特定人群注射疫苗,以减少他们的感染机会,这种免疫方式被称为,注射的疫苗在免疫学中称为。
4.用上述[]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结合,可以获取所需免疫物质,这个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写两项)。
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1)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库相比较,甲种群基因库 (大、小)。
(2)种群甲基因A的频率为 。种群甲与种群乙相比,基因A频率更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 。
(3)已知上述生物物种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种群乙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 。
若将种子换成绿色植物,选取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根据其液滴移动数据换算为重量变化,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回答(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
级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 |
-1 |
![]()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 |
+3 |
+3 |
+3 |
+1 |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__________;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 h;30℃时绿叶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 h。
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1)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库相比较,甲种群基因库 (大、小)。
(2)种群甲基因A的频率为 。种群甲与种群乙相比,基因A频率更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 。
(3)已知上述生物物种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种群乙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