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
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
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对一战战后初期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
B.美国对华持“门户开放”政策 |
C.英日同盟的主要目的是共同对付俄国 |
D.美英在抵制日本扩张的态度上截然相反 |
下列条约中,对英国打击最大,对美国最为有利的是
A.四国条约 | B.五国海军条约 | C.九国条约 | D.凡尔赛和约 |
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 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 |
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 | 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 |
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①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②一战后的和平思潮
③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 ④巴黎和会的召开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 |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 ②德国承认波兰独立
③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