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包括 条食物链。
(2)猫头鹰占有 个营养级,分别为第 营养级。
(3)图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 。鸟和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
(4)若鸟的食物一半来自草,一半来自昆虫,则每增加1千克体重,至少要消耗植物约
千克。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⑴ 据上图,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据查3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10号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⑸ 3号和4号婚配,所生后代既患甲种病又患乙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⑹ 若8号和11号婚配,出生只患甲种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_。
下图甲、乙表示某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丙图是运用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mRNA和核DNA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和乙图细胞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对应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若甲图中2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4号染色体上有B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是______;含b基因的染色体是________。
(3)在丙图的研究中,你认为最可能选择标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图研究的是甲、乙哪个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请说出判断依据。
如图所示的是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反应瓶和中心小杯中放置有关实验材料和试剂,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1)课题小组同学利用该装置探究某种异养型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1)取甲、乙两套该密闭装置设计实验,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装置 |
反应瓶中加入的材料 |
小杯内加入的材料 |
测定项目 |
甲 |
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微生物悬浮液各1 mL |
①_____________ |
细胞呼吸O2的消耗量 |
乙 |
②_![]() |
等![]() |
③________ |
2)将甲、乙装置均置于28 ℃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微生物保持活性),60 min后读数。请补充下表有关内容:
预期实验的结果 |
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 |
|
甲[ |
乙 |
|
上升 |
不变 |
①____________ |
不变 |
下降 |
②____________ |
上升 |
下降 |
③____________ |
④______ |
⑤______ |
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
(2)除了可以测定细胞呼吸方式外,你认为用上述密闭装置和选用下列材料用具还可以开展哪些生物学问题的探究,请写出一个课题题目。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玉米幼苗、小麦幼苗、一定浓度KOH溶液、NaHCO3稀溶液、蒸馏水、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恒温装置、暗箱。课题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实验原理:(1)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2)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不含有蔗糖酶,所以只能分解淀粉为麦芽糖,而不能分解蔗糖。
(二)实验步骤:取A、B、C三支洁净试管,按表中顺序进行操作:
(三)通过该实验,这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只能分解淀粉,不能分解蔗糖,证明了“酶具有专一性”。请据此回答下述问题:
(1)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所用的实验原理( )
操作 步骤 |
加入2 mol 淀粉糊 |
加入2 mol 蔗糖溶液 |
加入清水 |
加入2 mol 稀 ![]() |
30 ℃水浴中 |
滴入数滴 碘液 |
观察结果 |
试管A |
√ |
2 mol |
30分钟 |
√ |
变蓝 |
||
试管B |
√ |
√ |
30分钟 |
√ |
不变蓝 |
||
试管C |
√ |
√ |
30分钟 |
√ |
不变蓝 |
A.不正确 B.无法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
C.非常好 D.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
(2)该实验中采用了两组对照,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分别比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应对该实验哪一步骤进行改进后才完善,将________,并给予________条件。这时试管C的结果为________,说明__________。
某同学为研究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日变化情况,设计了下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将该装置置于自然环境中,测定南方夏季某一晴天一昼夜中小室内氧气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得到如下图(2)所示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