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Fe3+、NO3-、Cl-、I-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断溶液中
A.一定含有I-,不含有Cl- | B.可能含有Cl-、NO3-和I- |
C.可能含有NO3- | D.一定不含有Fe3+ |
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式为C6H6O6 |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含l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
【改编】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C.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 |
D.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
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相同条件下,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水电离的c(H+):①=②=③=④ |
B.若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①最大 |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
【原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可自发进行,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均不可自发进行 |
B.C(s)+H2O(g) ![]() |
C.CO(g)的燃烧热是ΔH=-283.0 kJ·mol-1,则C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 =2CO(g)+O2(g) ΔH=+283.0 kJ·mol-1 |
D.中和热测定时,用相同体积的浓硫酸代替HCl溶液进行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比理论值偏高 |
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下图装置①。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燃料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H4+4OH-−4e-==N2↑+4H2O |
B.用该燃料电池作为装置②的直流电源,产生7.1g Cl2至少需加入0.5 mol N2H4 |
C.该燃料电池中,电子从左侧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右侧电极,溶液OH-迁移到左侧 |
D.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