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A B C D
E F G H I
(1) 装置D中仪器②的名称为 。
(2)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通常情况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若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到的蒸发装置
是 。(填序号),还必须用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 (填序号)才能完成实验。
①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滴管、量筒、试管 ③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
(4) 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和95mL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填“>”或“<”,或“=”)5%。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现有下列微粒:①Ca2+ ②3C ③3N2 ④SO42-。其中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填序号);①和④两种微粒可以构成一种化合物,其化学式是,构成的化合物的物质类别属于(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高锰酸钾是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加热可生成锰酸钾(K2MnO4)。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其中锰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最简整数比)。
为测定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张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 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请回答:
(1)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2)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稀盐酸7.3g,则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在以上实验操作中,如继续滴加1%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则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a点表示的含义是;
②b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4)下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由此可看出,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3)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当用装置D收集满O2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4)实验室常用A、E实验装置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_________。
①CO和H2②Al4C3固体和水 ③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
下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一组“吹气球”的实验。请回答:
(1)甲装置中,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观察到,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
(3)丙装置中,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CaCl2、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流程图。
请回答:
(1)操作X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M的化学式为。
(5)操作Y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6)农业上常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氯化钠Kg,取50g该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g。配制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玻璃棒、。